一场夜雨后的清晨,被翠绿包裹着的村庄刚刚醒来。薄雾还没有散尽,阜新市彰武县东六家子镇红星村党支部书记田凯就出现在村西150亩的葫芦地里。同样,一大早就出现在村集体即将收获的芸豆地块的,还有东六家子镇长沟沿村党支部书记王守龙和陈坨子村党支部书记张井伟……
正是食用葫芦收获的时候,红星村的葫芦地里,孕育着该村产业振兴的新希望。两年前,红星村还是一个“无资源、无资产、无资金”的“三无”村,村集体经济十分薄弱。食用葫芦深加工项目源于手机上的一条短视频。抓住这一信息,村党支部高度重视,迅速组织学习考察,经过一年试种和深入研究,该村今年推出的自然晾晒、无硫烘干葫芦条属于国内首创,不仅全部出口日本,而且市场价格超出同类产品近一倍。仅此一项,村集体收入至少增加50万元。
王守龙关注的芸豆地块,即将迎来的是第一茬丰收,而更让他关心的是第二茬即将播种的白菜。因为等到白菜收获的时候,将直接进入村集体的鑫隆酸菜厂,仅此一项,可带动1000亩白菜种植,实现村集体收入由40万到50万元。
张井伟关注的,也是芸豆赶紧收获后,需要马上种植的小根蒜。说起陈坨子村的小根蒜项目,源于一位村民五年多的种植尝试,因其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广阔的市场前景引起了村党支部的高度关注,后来被村集体合作社做大做强,并出口到韩国、朝鲜,除了作为鲜食小菜,更多的是作为中药材。
谈起各村的产业发展以及村集体经济壮大,东六家子镇镇长朱林告诉记者,“是逼出来的,也是摸索着学来的。”几年前的东六家子镇所辖9个村,一直没有一个叫得响的产业项目。村集体经济普遍困难,甚至有一半是“空壳村”“负债村”。怎么办?镇党委和各村党支部反复研究,决定以基层党建为抓手,尽快在村级特色产业发展方面寻求新突破。
走进东六家子村的红干椒项目地块,该村党支部书记邰永新看着长势喜人的红干椒一脸欣喜。他坦言该项目是村“两委”从康平县学来的成功经验,“种植的效益很可观,村民积极性很高,但我们还不够规模,缺少深加工。”
在卧牛山村集体合作社的牛棚里,记者见到了正在忙着的党支部书记王长权。他一边查看牛棚里育肥牛的进食情况,一边电话询问远在呼伦贝尔草原上的200多头牛的近况如何。原来,卧牛山村的育肥牛小有名气,号称“候鸟式草原牛”。冬天留在本地圈养,夏天则迁徙到内蒙古草原上放养,这样养育的牛不仅体质好,而且牛肉品质更高。
烈日炎炎的午后,正在村集体70栋冷棚地块忙碌的双山子村党支部书记詹利哲告诉记者,该村曾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村集体年年负债。近几年,村党支部下大力气抓产业,发挥邻近101公路的优势发展冷棚蔬菜,硬是把“双山子冷棚大蒜”做成了市场上备受欢迎的品牌。
同样把品牌做得越来越亮的,还有下甸子村的玉米深加工项目。该村党支部书记王有东介绍说,从最早的初加工生产玉米碴子,到玉米面条、黄金米等新产品,下甸子村的玉米深加工产业逐渐向着全产业链的现代农业标准迈进,从种植到管理、收获,从自然风干晾晒到初加工、深加工,再到国家绿色标识的申请,该项目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30万到40万元。
从红星村的食用葫芦深加工到长沟沿村的酸菜厂;从陈坨子村的小根蒜出口到东六家子村的红干椒种植;从卧牛山村的“候鸟式草原牛”到“双山子冷棚大蒜”,再到下甸子村的玉米深加工……仅仅三四年的时间,东六家子镇从零起步,9个村找到了7个特色产业。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各个村的党支部书记都身先士卒,个个晒得面色黝黑,每一位的眼神里都充满着激情与自信,好像浑身上下都有使不完的干劲。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东六家子镇党委书记于东讲,“近两年,我们以基层党建为引领,逐渐形成全镇‘一村一品’的乡村特色产业格局。下一步,我们还要把各村的特色产业做得更优、更特、更强,为产业富民和乡村振兴的早日实现打下坚实基础。”
成人网站
copyright© 成人网站-网站成人色情
地址:沈阳市和平区太原北街2号 邮编:110001 电话:024-23448867 | 辽ICP备18016972号 |
政府网站标识码:210000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