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在葫芦岛市的兴城小坞渔港,一辆辆满载褐牙鲆苗货车先后到达渔港,在当地渔民代表全程监督参与下,省市县三级相关渔业行政、技术推广、科研和执法部门验收人员,按照技术规范进行抽样、计数后,随着将一袋袋经质量检测和苗种产地检疫合格的牙鲆鱼装船,到达指定的海域后投放入海,2025年全省渔业资源增殖海水品种放流基本结束。
辽宁是海洋渔业大省,1985年率先在全国开展渔业资源增殖。近年来,成人网站 高度重视渔业资源放流工作,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农业农村部关于做好“十四五”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工作的指导意见》,始终坚持保护水生生物多样性、改善水域生态环境和促进渔民增收渔业增效并举的增殖放流原则,突出区域特色和目标定位。今年是“十四五”收关之年,全省推进渔业增殖工作不断取得实效。一是全省沿海大宗品种增殖圆满收关。在全省各级渔业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一个多月的连续奋战,覆盖全省沿海(不含大连)的中国对虾、三疣梭子蟹和褐牙鲆三大品种投放入海达到33亿尾,超额完成中央财政增殖放流计划。二是区域特色增殖品种进展顺利。利用省财政资金重点在沿海的葫芦岛投放日本对虾、在辽西地区投放大竹蛏、在丹东投放红鳍东方鲀苗种等区域特色品种,增殖规模达到1.1亿尾(粒),超出计划投放数量。三是增殖过程科学规范。省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充分发挥技术和人员优势,中心主要领导亲自抓,详细制定项目实施工作方案,协调中心各部门和分支机构,组织省水产技术推广站开展工作。推广站牢牢把住招标采购、苗种质量、验收入海的三个关键环节,全过程进行细致计划和监管,行业专家全程开展技术指导,实现了增殖放流全过程科学规范。
渔业增殖放流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公益性事业,是养护水生生物资源的有效举措。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周遵春院长表示,增殖放流对恢复渔业资源、改善水域生态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投放适宜的苗种,可以增加水域中的生物量,优化生物群落结构,促进水生生物资源有效恢复和可持续利用。此外,增殖放流还可以促进渔业增效和渔民增收,产生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多年渔业增殖放流效果评估结果显示,增殖放流投入产出比为1:11以上,通过增殖渔业资源,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为地方经济增长提供新的动力。捕捞渔民对渔业增殖放流感触最深,东港渔民老李说,自从省里开展三疣梭子蟹放流,每年开海都见效,一网下去,最大的梭子蟹能有半斤重,批发商都抢着要,没有增殖放流,哪有我们的“渔满仓”。如今不仅自己的小船忙不过来,还雇两个村民帮忙。
今年,全省计划增殖放流包括鱼、虾、蟹、贝、蜇等10多个品种,随着海水品种增殖放流的全面展开,鲢、鳙、中华绒螯蟹、细鳞鲑、刀鲚等淡水品种也将陆续投放到江河等公共水域。通过渔业增殖放流,能够更好引起广大民众对水域生态保护的重视,进一步增强生态意识,共同守护绿水青山,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成人网站
copyright© 成人网站-网站成人色情
地址:沈阳市和平区太原北街2号 邮编:110001 电话:024-23448867 | 辽ICP备18016972号 |
政府网站标识码:2100000008